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4|回复: 0
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

[复制链接]

28

主题

32

回帖

20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08
发表于 2025-4-28 16:28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树想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;子女想赡养父母,父母却已离世。比喻客观规律不受主观意愿影响,强调及时行孝的紧迫性。
一、原句释义与出处‌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指树木希望静止,但风持续吹动其枝叶;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意为子女想赡养父母时,父母却已不在人世。两句共同表达‌事与愿违的无奈‌和‌孝道的时效性‌。
‌出处与背景‌
该句最早见于《韩诗外传》卷九,记载孔子遇皋鱼的故事:皋鱼因未能及时尽孝而自责,临终前留下此句。
后世文献如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也收录此句,并进一步阐释儒家孝道思想。
二、深层含义与启示
‌哲学隐喻‌
‌客观规律性‌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比喻事物发展(如时间流逝)不受主观意志左右,类似“逝者如斯夫”的无奈。
‌孝道紧迫性‌: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强调行孝需及时,避免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的终身遗憾。
‌现实启示‌
‌行动建议‌:孝敬父母应从日常小事做起,而非等待“条件成熟”。
‌文化价值‌:儒家通过此句倡导“孝为德之本”,影响后世如白居易、高明等文人的创作。
三、相关典故与延伸
‌皋鱼之悔‌:故事中皋鱼列举三大过失(游学误亲、清高误君、绝交误友),最终“立槁而死”,促使孔子弟子十三人辞归养亲。
‌文学化用‌:唐代白居易在追赠官员的制书中引用此句,凸显褒赠先人的意义。
‌核心总结‌:此句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双重比喻,警示人们珍惜亲情、顺应客观规律,是儒家孝道文化的经典表达。

请惜福珍惜老人在的每一天幸福时光!

请惜福珍惜老人在的每一天幸福时光!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归档|手机|《擦灰》 ( 粤ICP备2024195546号 )

GMT+8, 2025-7-1 17:51 , Processed in 0.078327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